全员“梓涵”消失不见,老师崩溃!新一批烂大街名字再次来袭

时间:2025-04-04 20:54:16来源:资讯汇聚网 作者:墨迹

站在一所小学的门口,喊一嗓子“梓涵”,估计少说有几十个人回应。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代号,同样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。就比如现在的小孩,很少有叫“建国”的吧?跟随时代潮流起名,既简单又好听。但这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。“梓涵”泛滥了“梓涵”这个名字,叫法好听,意蕴优美。既表达出勇敢忠诚,也富有进取之意。而且“梓”的读音略低,有一种含蓄的美。“涵”虽然意为包含,但与前边“梓”连读,则有一种厚积薄发之感。所以这个名字,一度成为了前些年的流行。“子涵”“紫涵”“子晗”等相似名字,几乎霸占了整个10后“市场”。类似的名字还有“子轩”“浩宇”“浩轩”等等。这些名字既有很丰富很深刻的含义,读起来也朗朗上口,都是很棒的名字。同时这也反映了起名时的时代潮流:这时候的人们,既注重名字的文化内涵,也注重名字的声韵优美。当然这也跟居民文化程度普遍提高脱不开关系。但与此同时,也出现了一些问题。类似的名字过多,会给学校的老师带来很多麻烦。上学的时候,老师如果遇到同名同姓的学生,就只能喊“男子涵”“女梓涵”来区分。要是人再多一点,恐怕就要给每个人起编号了。叫吧?人太多不好区分。不叫吧?都是自己的学生,不叫会显得区别对待。本来就是为了方便区分不同个体,才取的名字,现在反而成了一种麻烦。而太过大众化的名字,也会为这些名字的拥有者带来困扰。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,即便是知道那是在叫其他人,是不是也难免会一阵晃神?名字这个东西,一旦取了以后,大概率是要伴随人一生的。别说听到自己名字了,就是听到自己的姓氏,都会忍不住扭头看一眼。太过同质化的名字,不管有多么优美的,总归是有些违背取名的初衷。总会有新的取名风潮喜欢取相同的名字,也不是独属于00后的特权。想想60后70后,不也有很多“建国”“建军”“建业”嘛。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取名风俗。尽管这些家长从来都没有互相商量过,但名字一叫出来,就发现英雄所见略同。或者是对时代的纪念,或者是对孩子人生的期盼。这些相似的感情,最终都凝结成了一个个类似的名字。就像是8090后的朋友们,都认识几个叫“张伟”“李伟”的朋友。并不是说起名太过随便了,而是大家都怀抱着相似的期待。甚至不仅是在国内,就是在国外也一样。什么“Emily”“Michael”,也是一嗓子下去,一堆人回应的名字。这种将情感寄托在名字中的习惯,全世界都一样。不过现在的家长也认识到了,过于大众化的名字,会带来很多不便。现在的小孩起名字,都开始不走寻常路了。太过大众化的审美,容易“撞车”,那就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取名字。这样一来,“梓涵”们倒是消失不见了,又涌现出来一批新的名字。“余念安”“刘思赵”“张爱林”。这些名字的表达非常直白,就是余先生很想念安女士,张先生爱着林姑娘。但这种直白的名字,好像在某种程度上,忽略了名字主人的感受。情感的表达非常充沛,但似乎少了些对后代的寄托。就不怕孩子长大后问:爸爸是刘,妈妈是赵,我在哪?还有一些家长,直接把父母的姓氏都加到孩子名字上。比如“王陈婷婷”,或者是“周魏俊杰”。父母的姓氏同时保留,很好地解决了重复率的问题。姓氏后边的真正的名字,又保留了传统名字的信念传承。这种取名方法,乍一看非常完美。但这其中也隐藏了一个新的问题。中国人的名字多为2到3个字,仅少数复姓如“诸葛”等会有4个字的情况。其他情况出现四个字的名字,总会让人联想起隔壁某个岛国。民族情结在这里,总归还是会让寓意变得不那么美好。而且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用类似的方法取名,难免会让这些看似很有区分度的名字,变成下一个“梓涵”。取名之事或许值得深究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到底要怎么取名?其实先辈们很早就告诉过我们了。白居易,陶渊明,温庭筠这些名字,随便一个都够我们研究很久了。就拿我们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举例,他的名字就既有韵味又好听。“怀瑾握瑜兮,穷不知所示。”这句话就出自屈原的《九章》。“怀瑾握瑜”,表面上说的是一个人怀抱着美玉,但表达的则是拥有高尚的美德。这种利用古代先贤们的诗句,来取字成名的手法,岂不是很好的方法?同样的含义,“怀瑾”两个字,恐怕还是要比“持玉”二字要深刻些。“南怀瑾”也会比“南持玉”要顺耳不少。当然有些朋友早就用这个方法,为自己的孩子取了好听的名字。比方说取自“江枫渔火对愁眠”的“枫眠”。或者是取自“应是天仙狂醉,乱把白云揉碎”的“醉云”。抑或是取自庄子《逍遥游》的“图南”。这些名字不单有着好听的读音,因为取自古籍,其含义也是非常丰富的。几千年传承不断的文化,凝聚到两个字,其寓意可想而知。当然这里只是提供一种思路而已,大可不必非此即彼。利用国学中的经典来取名自然是极好的。但如果不喜欢这种古味十足的名字,此等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。比方说可以将夫妻二人相爱时,发生的一件动人心弦的故事,浓缩成一个名字。或者从两人最喜欢的电影中的情节下手,总结出两个字。也可以参考夫妻的共同爱好、常去约会的地方等等。取名最重要的,还是要用心。每个人看重的东西都不同,用心取的名字,大抵都不会太过相似。结语一个好听、好读、好看、有内涵的名字,不仅能够让孩子在成长中充满自信,也能够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一份光彩。跟着风潮,取一个偏向大众化的名字,自然无可厚非。但如果能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听名字,那谁又会不开心呢?部分参考资料:《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》发布—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古人起名有什么讲究—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起名文化——华舆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
热点内容